武汉:雕塑“问津”疑为向牧童“问酒”
发布日期:2022-05-13 08:32 来源:未知 阅读: 次
新洲区汉施公路旁一座雕塑,旁边标注的典故是“问津”,可出场的两个人物又好似是“问酒”。昨日,新洲区博物馆谢新明馆长专程前往现场调查。
中国园林网5月30日消息:新洲区汉施公路旁一座雕塑,旁边标注的典故是“问津”,可出场的两个人物又好似是“问酒”。昨日,新洲区博物馆谢新明馆长专程前往现场调查。
据谢新明馆长介绍,该馆曾接到许多群众的电话,质疑该雕塑的主题与所配的文字不太一致。昨日,谢馆长穿过五六十米长的草地,攀上五六米高的土墩,才看清古铜色城市雕塑名为“孔子使子路问津”字。
据介绍,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两位隐士长沮和桀溺正在一块耕地,孔子经过那里,被一条大河挡住去路,便叫子路去打听渡口。孔子曾在新洲使子路问津的故事一直被广泛流传。
随着时光的飞逝,到了晚唐,又有一位叫杜牧的大文豪来到当时叫齐安的新洲为官,向牧童问酒,写下了“牧童遥指杏花村”的诗句,先后相隔一千多年的这“两问”,为当地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人文传说,被后人所津津乐道。
谢馆长指出,雕塑的名称为“孔子使子路问津”,而雕塑的主题是子路在发问,骑在牛背上的牧童作答,似乎将“问津”和“问酒”混淆在一起。
谢馆长表示,新洲博物馆也曾按区政府要求设计过一套《子路问津城市雕塑图》,让人费解的是,这座城雕却出现了啼笑皆非的结果。虽然孔子提倡“中庸”,可他弟子们见自己的言行和故事被人歪曲,肯定不会答应;杜牧被动地卷入“著作权”纷争,可能心中也不是个滋味。
对此,著名诗人、新洲区政协文史委主任黄小遐认为,城市雕塑是城市之魂,也是地方文化的名片和象征,虽然艺术可以创造,但对于被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,在文艺创作中一定要持严谨的态度。
- 上一篇:稳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有效支持实体力度增强
- 下一篇:中信证券:给予金蝶国际